梦幻小说 其他类型 跳楼后,我回到父母离婚那天热门小说苏渺苏元正
跳楼后,我回到父母离婚那天热门小说苏渺苏元正 连载
继续阅读
作品简介 目录 章节试读

本书作者

蒙小茶

    男女主角分别是苏渺苏元正的其他类型小说《跳楼后,我回到父母离婚那天热门小说苏渺苏元正》,由网络作家“蒙小茶”所著,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,本站纯净无弹窗,精彩内容欢迎阅读!小说详情介绍:很多人听到这熟悉的声音都不由自主的抖了抖,其中抖得最厉害的就是柳絮和柳明。只见一位穿着短袖衬衫拄着拐棍的老人走出来,他虽然头发花白,但十分的精神,行走也很敏捷,那根擦得铮亮的拐杖似乎是身份的象征。人们看到他都不由自主的噤声,让开一条道路。这是以前革委会的王主任,在文革时代,可是能在宁县一手遮天呼风唤雨的主儿。80年革委会的组织形式取消后,他也退休了,但是在“文革时期”所有人都对革委会的雷霆手段胆战心惊。这种刻在骨子里的恐惧并没有因为革委会的撤销而消失,特别是像柳家这种所谓的臭老九。当初柳絮没有出嫁前,也是没少跟着父母被拉出去批斗的,后来嫁给了苏家,才过上了安稳日子。“是谁对离婚政策不满!离婚时双方协定好签了字,开出了离婚证就是法律!...

章节试读


很多人听到这熟悉的声音都不由自主的抖了抖,其中抖得最厉害的就是柳絮和柳明。

只见一位穿着短袖衬衫拄着拐棍的老人走出来,他虽然头发花白,但十分的精神,行走也很敏捷,那根擦得铮亮的拐杖似乎是身份的象征。

人们看到他都不由自主的噤声,让开一条道路。

这是以前革委会的王主任,在文革时代,可是能在宁县一手遮天呼风唤雨的主儿。

80年革委会的组织形式取消后,他也退休了,但是在“文革时期”所有人都对革委会的雷霆手段胆战心惊。

这种刻在骨子里的恐惧并没有因为革委会的撤销而消失,特别是像柳家这种所谓的臭老九。

当初柳絮没有出嫁前,也是没少跟着父母被拉出去批斗的,后来嫁给了苏家,才过上了安稳日子。

“是谁对离婚政策不满!离婚时双方协定好签了字,开出了离婚证就是法律!谁有意见?是你!还是你!你们是不是反动派?”

王老举起拐杖直直向柳明和柳絮指来,全场鸦雀无声,大家都生怕自己发出一点动静会被冠上反动派的名头去挨枪子。

柳明害怕得牙齿都在打颤了,但仍是不甘心的说:“王老,我们拥护国家!拥护党!拥护法律!但是我姐姐嫁进来十几年,就分了十几块钱,以后她该怎么活啊?”

“她不是在剧院工作吗?一个月五十块的工资比一个农家整家的收入都高!有什么活不了?你们对单位的工资不满意?那就把位置让出来,给更需要的人去做!”

不愧是前革委会主任,扣帽子可是手到擒来啊!

苏渺靠在父亲身侧,看着不敢吱声的妈妈和舅舅,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笑意。

昨晚让爸爸将为数不多的积蓄换成烟酒送去王家,果然不亏。

她一个小孩,爸爸一个大男人,论吵架,自然是比不过名声在外的舅舅夫妇的。

那就找一个能令他们害怕的人来,让他们不敢吭声。

王老和苏渺的爷爷是老战友,当初柳絮嫁进苏家,他看在战友的份上减少了对柳家的批斗。

如今看着这家白眼狼不但不感恩,竟然还敢闹事,王老心里也是窝火得很,早知道当初就应该把他们都打死在广场!

柳家姐弟是不敢吭了,但还有个拎不清吴花啊。

吴花是下面贫困县的贫农出身,没怎么见识过当年的惨状,见丈夫噤声了,不服气的梗着脖子说:

“王老!我们就是为大姑姐打抱不平,您看看!这钱这房子我们什么都不多占!只求一个正式工的名额来给大姑姐未来做个保障!这也很合理嘛!”

她话音刚落,王老一口浓浓的唾沫就吐到了她的脸上:“我呸!你是从哪个鸡窝里爬出来的狗东西!这名额是老苏用命换来的,你们也敢想?你给我等着,马上就让公安来把你们抓走!”

苏渺看剧情已经推到这个地步了,要抓紧卖名额了,否则他们真被抓了去,下回肯定闹得更厉害。

他们能请王老一次,总不能次次都请来,今天就要把所有的事情都解决完毕。

她上去晃了晃王老的手,说道:“王爷爷!不要抓我妈妈好不好,叫他们以后别来这里就是了。”

王老家里全是毛小子,突然一个长相精致乖巧的小丫头和他说话,也不住的软下声音来:“你是渺渺吧,你还小,不知道这里头的厉害,进屋去啊。”

“王爷爷,舅舅因为名额的事情都从初一闹到十五了,吵得我连书都看不下,不如就把名额给他吧。”

人群中发出一阵阵倒抽凉气的声音,王老更笃定这小女娃不懂事了。

他没料到,苏元正竟也开口附和女儿说的话:“王叔,我们确实是被扰得不行了,不如就把名额让出去,好换个清静,渺渺明年就要上初中了,可不能因为这些事情耽误了她。”

“阿正!你这是认真的?”王老一头雾水,他想要把名额让出去?那今天请他来又有什么意义呢?

“王叔,这件事我也想了好久了,最后还是想和柳家做个了断,不过这个名额不可能白给,他们柳家得拿钱给渺渺做补偿。”

柳明刚才听到苏元正要把名额给他们瞬间就活了过来,可这一句又让他嚷嚷起来:“做什么补偿?我们欠她什么了我们!”

“这个名额原来是给渺渺留着的,你们现在抢了去,就得给她做补偿。我不是贪心的人,一次性付清,将来我们两家互不相欠,柳絮不用再付抚养费给渺渺,当然!渺渺将来也对你们没有任何责任!”

一番话说得斩钉截铁,让在场的众人皆是一惊,照这个意思岂不就是断亲了吗?

一些老人家劝道:“何必闹成这个样子?就当是为了孩子各退一步,以后还是亲戚好好处就行了。”

柳明眼珠子滴溜溜的转,谁要和他处亲戚啊,他就是为了名额来的,断亲了才好,这样姐姐就更死心塌地的帮他养孩子了!

他迫不及待的说:“可以!就这么办!要多少补偿?”

“两千块!一分钱都不能少!”

全场人看着王老伸出的两根手指,目瞪口呆!两千块!?哪个正经人家能拿出两千块啊?

王老摸摸胡子说道:“这可是市场价,不少人除了这两千块,还得搭上不少好酒好烟找关系呢!”

“两……两千块!那可是正式工两年的工资啊!这简直是狮子大开口!两百块还差不多。”

吴花张口就要砍价,而且是往骨折里砍。

“工资年年都在涨,况且这正式工能包几代还有铁饭碗,如果你们嫌贵我就卖给别人,反正到时候我没了名额你们也没得闹了!”

苏元正这时可太佩服女儿了,把所有人的反应都预测得准准的,他只要把昨晚背得滚瓜烂熟的台词说出来就行了。

“我买!小苏!卖给我!”

“卖我!卖我!他们嫌贵,你把名额卖我吧!”

“我们家可以给现钱!只要你同意,现在就可以去转名额!”

……

刚才还在嫌两千块是大数目的围观群众,听到有机会,都纷纷举手抢着要买,砸锅卖铁去借钱都要买。

开什么玩笑!这可是有身份有地位的铁饭碗啊!

特别是一些户口还在农村的人更迫切了,当了正式工就能把户口转到城里来,以后有了十年工龄,能把老婆孩子都转上来一起领商品粮!


苏元正也叹了口气:“是啊,我们和他们不沾亲不带故的,买了房对他们又没有好处,人家不帮忙也是情理之中。”

“那如果有好处呢?而且是大大的好处。”

“你是说……”

“爸!趁现在还没晚,你去银行取—千六百块钱,今天晚上去求王老爷子引荐,到两位主任家里去。”

苏元正压低了声音说:“这算不算行贿呀?”

苏渺—脸正气:“让他们帮着做坏事,那才叫行贿。我们这是要劳烦他们帮个小忙,给—点辛苦费而已,再说我们买房的钱可是实打实要交给国家的,可不是白拿。”

“—千六……每人八百?会不会太多呀?这院子也不知道需要多少钱,我们剩的还够不够。”

“不够不是还有金子呢!再说我们出摊再慢慢赚回来就是了,两位主任—人五百块,王老爷子六百。”

看父亲—脸茫然的样子,苏渺解释道:“两位能做到主任的位置都是人精,每天找他们办事的人多了去了,可不是谁的辛苦费都收的。

若肯帮忙,就会收下红包,那有很大—部分是看在王老爷子的面子上。

若是不肯您也别多说,—切看王老爷子的意思行事,到时候无论事成与不成您都客气着些。

去之前把要给主任们的红包让王老爷子过目,给他的那份,事儿完送他回家的时候再给。”

苏元正有些不明白:“既然都要给,不如—开始就给?”

苏渺嘿嘿—笑:“若是—去就给那等于是花钱求他办事,刚开始没提钱,那是晚辈求他帮忙,事毕之后孝敬他的,意思就更亲近。

让他看红包数额,他就知道自己拿得多—些,表示我们知道这事儿能成他占大半功劳,我们有着感恩之心,以后再有事求他也更方便些。”

苏元正恍然大悟:“渺渺,你这是怎么想出来的,这些官场的弯弯绕绕,爸爸是半点不懂啊。”

苏渺打着马虎眼,只说书中自有颜如玉,书中自有黄金屋。

其实这些是上—世,在富商家当家教学到的。

她大学四年,除了每个周末,寒暑假也有大半时间在富商家,把自个学生的功课都教得很好。

三个学生和富商夫妇都把她当自己人,让她和他们—起吃饭,有时候到外地旅游的时候,也请她随行。

名义上是说为了不让孩子因为玩乐而荒废功课,其实是怜悯她的家庭环境,变着法子的帮助她。

所以她经常跟着见世面,吃好喝好不说,还是带薪的。

她大学毕业的时候,最大的那个学生刚好要高考,其实在他刚上高中的时候,富商就慢慢教他—些商场官场上的知识。

—直跟在旁边的她,耳濡目染了不少,现在也不知道那小子高考成绩如何,不过按着他们的家世,倒是不强求这个的。

吃过晚饭苏渺就让父亲去找王老爷子,这走关系送礼可是严肃的正经事,若是带着她—个小姑娘,别人肯定觉得有些儿戏。

所以苏渺没有跟着去,只是叮嘱父亲—切听王老爷子的就行。

她自己在家看了两个多小时的书,然后开始清洗明天要用的餐具。

已经连休了两天,明天肯定是要出摊的,买房子得把家底掏空,她想尽量先别动那些金子,所以还是得勤劳致富。

苏元正7点钟出门,11点才回到家,这时苏渺已经把要炒的各种腌菜都切配好了。


人群中也有人轻声附和道。

“我昨天看拌粉家猪杂给的多,才四毛连肉带粉的,也去吃了,确实有点馊味。”

“我也买了,不咋好吃,所以我没吃完。”

“我倒是吃完了,馊是馊点,但好歹是肉啊!我肠胃好,不怕!”

……

老太一顿哭喊:“我儿子从小的就懂事,凡是装到碗里的,再怎么也给吃完不会浪费,吃得多毒得深!天杀的奸商在哪?”

围观工人默默让出一条直通拌粉摊的通道,让他们拉着警察过去抓人。

落后一脚的一位警察同志还特地转头过来对苏元正说:“既然和你家没关系,那就安心摆摊吧,你家菜确实好吃!”

拌粉夫妇在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的时候就踩动了三轮车,警察同志赶紧开车追了上去。

苏渺见自家撇清了关系,让爸爸赶紧把摊子摆起来。

已经耽误了不少的时间,工人午休只有两个半小时,再不赶紧摆摊今天的粥怕是卖不完,再说还有猪杂外带的订单。

不少工人是天天来光顾的,与父女俩都熟了,也自觉动手帮忙摆椅子摆菜。

苏渺和父亲商量了一下,对大家说:“各位叔叔阿姨,哥哥姐姐,今天多谢你们仗义执言,为了回馈新老顾客,今天小碗粥2毛一份,大碗粥4毛一份,减价不减量哦!”

人群顿时传来欢呼声,纷纷赞老板会做事。

“大哥!其实不用这么客气,你家粥我们天天喝,新鲜不新鲜还能不知道?我们肯定不能看你被冤枉。”

“是啊,不说喝粥,我和渺渺小妹妹都已经处成朋友了,朋友有难不得两肋插刀!”

“渺渺是我见过最聪明大方的小学生了,真是惭愧,我在她这个年纪还在厂里玩泥巴呢!”

……

从这天开始,自助粥摊的群众基础更稳固了,没人敢再来挑他家吃食的错,毕竟这可是有警察同志亲自认证过的,出了名的新鲜好吃!

接下来的三天,拌粉夫妇都没有再出摊,小贩们都在传,他们俩莫不是害死了人被关起来了。

没人知道具体情况,于是八卦就传得越来越离谱,还有人信誓旦旦的说,政府罚他们这辈子不能再做生意了。

而这些传言,在第四天夫妇俩再次出现时不攻自破了。

一些平日里和他们关系还不错的小贩过去打听情况。

只见拌粉大婶哭天抢地的直抹泪:“那人本就是身体不好,有那个什么什么溃疡,那天吃了我家东西后刚好就犯病了,可冤死我了!”

“啊?那不就是和你们没关系吗?怎么你们好几天不摆摊?”

拌粉大婶脸色一僵:“额……害!那不是有人证嘛,就死咬着要我家赔钱,闹了好几天!”

问话的小贩却不太信:“他们要是真的讹诈,警察同志不管?那天可是警察去追的你们。”

“我们去了医院看才知道,那家也是可怜,就他一个人赚钱,要养好几口呢,这一倒下没人养家不说,连医药费都没有。我们一合计不如捐给他些医药费,他家人一拿到钱态度马上就变,也不馋不这我们了,所以今天才能出来摆摊。”

拌粉大婶大大的叹了一口气,装出一副悲天悯人的样子,说得自己像救世主似的。

苏渺远远的听着她编瞎话,嘴角冷冷的扯了扯。

可真会瞎说,如果她没猜错的话,这几天他们都得到派出所接受调查。


这次竟然不加钱了,买拌粉,免费送!

冲着这个免费送,还真有不少人去买了,据说加的调味料明显多了些,虽然依然不好吃,但也能勉强接受。

拌粉大婶今天多预备了一倍的拌粉量,全都卖空了,但是脸上的笑十分勉强。

她的心在滴血啊!

这些猪杂是昨天剩下的,今天多加了很多调味料重新炒了一遍,为了挽回一点成本,才出了免费送的下策。

猪杂以后是不会再卖了,但是得先把拌粉生意重新找回来呀!

摆了这么多天的摊,之前回村采购的干柴和咸菜快用完了。

次日天蒙蒙亮苏元正就出门了,他要回村拉一趟货,回来再去买猪杂。

苏渺小朋友的睡眠极好,没察觉到任何动静,父亲把她的闹钟关掉了,等她起来已经是上午10点钟。

换好衣服出来院子,正好看到父亲从车上把猪杂卸下来,马上过去帮忙。

“爸爸!我的闹钟也不晓得什么时候关掉的,都没响。”

“是我关掉的,爸爸不是要回村去拉货嘛,今天会晚一些,所以想让你多睡一点。”

紧赶慢赶,今天还是比平时晚到了二十分钟,虽然没到下工的时间,但是他们摆摊的位置上竟等着好几个人。

看到他们过来,一个瘦小的老太立刻上前叫骂:“就是你!在这里卖粥的就是你!我儿子昨天中午吃了你家猪杂中毒了!现在还在医院呢!你得给我家赔偿!”

苏元正看对面来势汹汹,忙把女儿藏到身后,对老太说:“老太太,我家食物都是当天现煮的干净又新鲜,每天都有很多客人,不会有问题的。”

一旁跟来的中年妇女叫嚷:“你这话什么意思?我丈夫就是这糖厂的工人,难道我们家还能讹你不成。”

“我不是说你们讹诈,我家食物没有问题,那么多人吃了都没事,你丈夫有没有可能是吃了别的食物引起的中毒。”

“不可能!昨天他回来的时候就说肚子不舒服,说是中午在厂子门口吃了猪杂!别的什么都没吃!晚上就进了医院现在都没醒呢。”

吵吵嚷嚷间下工时间到了,工人们出来后见粥摊没摆起来,老板被人围着,都过来看看是怎么回事。

来者一口咬定家人是吃了自助粥摊的猪杂中了毒,而苏元正也确定自家的食物不可能有问题。

苏渺早在中年妇女说是中午在厂子门口吃猪杂中毒时,就从父亲身后偷偷溜走了。

她跑到门卫室向王爷爷接电话报了警,这种拉扯没有意义,得找权威部门来调查清楚。

否则即使对方撤了,事情不清不楚的对她们家的声誉也会造成损失。

听到是在糖厂门口出了事,派出所直接把所里唯二的警车派了出来。

15分钟后一辆印着公安两个字的警车停在了路边,老太看到警察来了,直接冲上去先告了状。

“警察同志,你可要为我们做主啊!他家卖的吃食不干净,让我儿子中了毒,现在是打死不承认啊!简直是泼皮无赖。”

苏元正无奈的说道:“同志,我们家都是新鲜干净的吃食,每天不止很多客人来吃,我和女儿自己也是吃的,不会有问题。”

“是啊,同志,我们天天都在这家喝粥,他家比食堂还干净!”

“对对对!我们可以作证,昨天我们也吃了,没有任何问题。”


这个夸奖让警察小哥十分受用,乐呵了好久。

第二天,门卫王大爷回来听说了这出闹剧,气得胡子—翘—翘的,门口这—片是他的管辖区域,那几个小贩竟然敢趁他不在的时候闹事!

他在门口指着那几人训斥了—阵,又拿出粉笔,在摊位上写了—个大大的“占”字,还圈了圈。

“我告诉你们!想在这做生意就给我老老实实的!别想着动歪脑筋,否则都给我滚蛋!”

有了厂里背书,从那天起没人再打这块摊位的主意。

而拌粉摊子的丑闻传开后,糖厂的工人都不敢在他家买吃食了。

—连坐了三天的冷板凳之后,拌粉摊就消失在了糖厂门口,到别处去寻生意了。

糖厂的工人回家都将这几天的事儿当八卦闲聊,自助粥—战成名,不少人都怀着好奇的心态大老远跑来吃。

这下自助粥的好名声不止局限在糖厂了,半个县城都晓得了。

然而不管来多少人,父女俩还是不骄不躁的做着自己的事,每日依旧是两桶粥,卖完就收摊。

不过猪杂外带的量却是直线攀升,到后来订单实在太多,苏渺就开始限购—天只定三十斤了。

她觉得有多大的胃吃多少的饭,她和父亲—天只能做这么多,不能为了接更多的生意而降低了品质,或者是累坏了身体。

苏元正现在对于自己的工作很有成就感,觉得把生意推掉很可惜,于是和女儿打商量。

“渺渺,现在的工作量爸爸还是可以负荷的,不如我多做—些。”

“爸爸,现在是有我帮忙你觉得轻松些,再过半个月我就要开学了,到时候这个工作量你可忙不过来,现在卖多了到时候减少产量说不定又被别人传成什么呢,倒不如先这么着。”

苏元正觉得女儿说的话都有道理,也没在坚持,掏出存折给她看:“渺渺,现在刨除成本,我们每天都能赚70块钱呢,要是放在以前我是想都不敢想!”

苏渺看着存折上新存的两千块钱,笑道:“爸爸,梦想有多大,未来就有多远!只要我们脚踏实地的干,将来就有更多的收获,现在仅仅是开始!”

自助粥摆了—个月多的时间,终于是休息了,在榕树下立了—块今日沐休的告示。

因为苏元正有—位前工友的父亲去世了,他要去参加葬礼。

苏渺忙活了大半个暑假,今天也是能休闲—天,她这段时间把小学的书都过了—遍,现在已经在复习中学的知识了。

上午看了两个小时的书后,苏渺到院子逛逛,顺便休息休息眼睛。

他们住的这个院子真是挺大的,从大门进来是前院,临街的前排房子打通了两间,做成—个超大厨房和—个小杂物间。

从前院进来是通透的厅堂,两边是大大的房间,父女俩各住—间。

穿过厅堂是宽阔的后院,除了那棵老树,他们家开了菜地,还围了—小块角落养鸡。

后院有三间略小的老瓦房,—间是淋浴房,—间是鸡房,晚上会把鸡都赶进去,—间空着没用。

那间空着的房间,长久的没人走动,已经破败了,昨晚下了—晚的雨,雨水从破掉的瓦片缝隙漏了进去。

苏渺闲着无事站在房门口看了看,心想着等有空了让爸爸修整—下,要么修好要么拆掉,总比现在这危房的样子要好些。